产品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从1到∞,致我们正在走向失控的微信社交圈

[复制链接]
Emao 发表于 2015-5-6 13: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下载精品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热衷于加群,加好友;混迹在大大小小的圈子,分享,交流,干货。将微信作为知识的讲堂、人脉的金矿、营销推广的市场,收割名利。仅以此文献给有上述经历的伙伴,致我们可能走向失控的微信社交圈。

通讯录1400+,群聊20+,每天接近一千条消息,新闻轮播一样的朋友圈,依旧不断增加的“新好友”,是怎样一种体验?

从“交友”到“加友”

关系链的膨胀,是失控的源头。从两位数到近似四位数的关系链膨胀,楼主的微信用了3年,而QQ却走了10年。楼主是个热爱社交,乐于结识有共同话题的小伙伴。但是为什么同样的情况,在两个不同的平台由大相径庭的表象呢?

被滥用的熟人社交

环境条件

贴上“熟人社交”标签的微信,为整个平台的大小社交关系链作信任背书。

人文条件

借着线上线下大大小小的“峰会、大会、沙龙”,各式各样的IT人集聚在一起,思维碰撞,人脉搭建。骨子里“抱团成长、人脉就是钱脉”作祟,互加微信好友成为必备的环节,随之而来是大量的“各种群”。

楼主案例:

2013.3,还是大三菜鸟(现在是老菜鸟)的楼主,怀着对互联网的无比热爱,付费200RMB,参加了一个名叫GWEA组织(没错,就是这个坑比)举办的XX微信电商3唔2大会,大概就是围绕微信和移动端如何做“颠覆式的电商”,内容一句“呵呵”带过。重点是会间,不知道哪位同志提议咱们今天欢聚一堂的各位商界人士可以用微信雷达互加好友,扩展人脉,资源整合。

今天看来,这真是莫大的笑话。但是当时楼主就天真地信了。一下就加了几位“大佬”,为了进一步积累人脉,还拉了那几个“大佬”建了个群,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就百人了。因为是“群主”,被误以为也是某“大咖”,自然也受到众多的好友申请。从此,楼主的微信关系链正式走向非熟人。

后来有了自己的“社群”,也参加了更多各种主题的沙龙、大会,线上线下的分享,加之于在简书和公众号的个人信息,三年光景,从不到百人,激增到1400+。其中大部分是楼主出于对各位IT界的大神、前辈的仰慕和求知欲而加,余下的则是平时的活跃讨论吸引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主动相识。

通讯录≠人脉

刚加完的时候,还会寒酸几句。热度一过,这些“好友”就成了“僵尸友”。除非再有利益来往,鲜有互动。再者,没有太深入的社交基础,仅凭一次活动相,也实在难以走心,背景跨度越大,越是如此。

似乎有那么一种错误的“认识”:微信上这样简单互加“好友”和简单寒酸几句,就能完一次人脉的积累。

移动化的互联网生活,将我们的生活彻底碎片化。越发低门槛的社交,导致社交关系链的失控。

社会学上的“邓巴数字”告诉我们:人类的心智水平能稳定控制的社交网络范围约是“150人”。而能维持可称为“亲密”的关系则只有15人。照此看来,我们通讯录里面绝大部分的“好友”都是“伪好友”,或者称为“网友”,一种带着贬义感情色彩的词语,尽管可能大家心里不愿意承认,但的确,这和我们在聊天室时代、QQ上认识网友本质无异。

而这种“无诚意”的社交降低了我们对社交的尊重态度和礼仪之心:

低成本的关系降低社交体验

无验证消息,随意加人,不知道你是谁

加人之后不主动打招呼,聊天成尴尬

消耗信任,加完好友就潜水,到了需要发小广告,拉投票等的时候又开始骚扰你

利益为先,难以走心

那些打着“结识人脉”为旗号进行社交的人,鲜有是因为某些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价值观而走到一块。

“你好,我是XX公司XX业务方面的XXX,欢迎咨询和讨论XXXX话题,或是对于本司产品有体验问题欢迎反馈......”

无论是明显的利益目的,还是打着人脉积累的口号,这些关系链都没有太多感情色彩。为了扩大自在职场、商场上的圈子而盲目加好友。这种互动性差的关系链,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往往来得快,冷得也快。

从“聊天”变成“刷屏”

通讯录膨胀了,往往伴随着群组数目的增加。出于对职场关系、技能、兴趣爱好等圈子的扩张,我们会热衷加入大大小小的“交流群”。我们有的为了了解和学习行业动态和干货,有的为了寻找工作伙伴或是合作机会......

大多起先会有一个明确的topic,人数也不多,关系强度最高,此时互动性最高。有明确的“社交契约”,即大家自觉遵守约定成的规范,例如只谈干货,不发广告,不灌水。

而后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圈子开始膨胀。得益于微信群的“创新性设计”:

微信群的进入/退出规则有别于市面绝大多数竞品。无申请,邀请制,全员加入,弱化群主管理权限等理念,这里不一一展开。每个稍有点价值的群,都会经历一段爆发式增长,增长的幅度和时长和群里的管理严格度正相关。群扩张的背后,是大量素质参差不齐的人员进入。

很难说群的平均素质是否会一定被拉低。但“社交契约”被打破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这些后来者,因为缺少那份早期成员拥有的“契约心理”,把这些一个又一个的群当成人脉发展的大杂烩,进行肆意妄为的榨干。

  • 和主题跑偏的“无意义”言论
  • 随意分发的链接
  • 不积极分享和讨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最后一个个圈子开始崩坏,消息量与日俱增的同时是泥沙俱下的恶果。我舍不得退出,很多人也舍不得,仍有它们不断刷新微信的内存,吞噬流量。花精力去翻看聊天记录,生怕错过一些“大神的干货”,而事实上我们经常吃的是“水军"的“水货”

截图是某产品经理群聊天内容,当然很不巧是楼主在撸这篇文章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和谐的关键字,哈哈,无伤大雅,关注红圈的数字即可。

贪是人的原罪之一,爆炸的信息令我们更加贪得无厌,各种群加的越多越好,大神认识越多越好,干货看得越多越好,最终在信息漩涡中沦陷。

随着群的膨胀,导致社交圈的“蒸发式降温”:每一个社交的组织,从一开始大家加入「很热闹」,过一阵子,人数多了、时间久了、讨论久了,就会发现,「热度」突然「降温」了--观点来自Mr.6前辈。

于是乎,形成下图这样一个loop。新的圈子因为高热度开始吸引外围的用户,随着圈子的膨胀,圈子内流通的信息价值(圆圈的颜色)逐渐变低(视乎圈子管理人员的运营情况),原本圈子的精英成员(热爱分享,社交活跃度高)逃离旧圈子,重新组建新的圈子。

可以清楚意识到,圈子变大,并不意味着内部信息流的价值提高。

信息流价值=单条信息价值×信息量

社交圈变大,背景噪音也随之变大,社交契约难以短时间内同等程度地渗透到新进来的成员中。这时候往往深度依靠圈子管理层的人工干预。表现在两个方面:提供自身的内容贡献和干预背离规范的成员行为。

这一点几乎和社区类产品的运营之道类似,看看简书上的简叔和知乎。

失控的信息,失控的群组,我们不断地加入本着学习和交流的心态却被迫接受大量无意义的信息,消耗宝贵的时间,然后似乎收获也不大。

被玩坏的朋友圈

1400+好友的朋友圈,是什么体验?

答曰:新闻联播。各地大大小小的动态不断涌现。占据数屏,原本亲密的朋友动态,却鲜有看见。于是要逐个屏蔽。

原本无拘无束的票圈,因为大量半生熟的人进来,随便写个状态都要畏首畏脚,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伪好友”会以什么眼光来评价你。对学校的吐槽,怕被老师看见;出去嘿皮的动态又担心被爸妈误以为整天游手好闲;为了跟上步伐,IT圈各大新闻出了,转发一条,好显得自己也是圈内人。

直到有一天,实在觉得朋友圈不在属于我了,只好将各位好友打上标签,分组不可见。而事实上,我觉得这个设计是一个非常好却又悲哀的设计,意味着有一天你不再完全把控自己的社交自留地。

微信10000小时背后是谁的贪嗔痴

如果你和楼主一样有以上的烦恼,那罪魁祸首是谁?我们的贪欲。

有没有反思过我们是否过多地攫取。的确微信有连接一切的理念,但是我们的精力却是有限。将时间沉迷在这略显虚无的社交中,冷漠了那些原本最需关心和对待的人和事。太过依赖微信,想从这中榨出自己的欲望,为产品推广、在职场混人脉、为商品找卖家,找投资/找项目,指点江山,学习所谓的干货......

有个理论叫作“10000小时法则”,原意大概是学习某一样技能,至少花10000小时训练才能精通。但是,对于微信,使用了10000小时,能否让我们更擅长社交呢,又多了几个交心的朋友?是否在某些方面更有长进?是否积累到有用的人脉呢?

答案见仁见智。

善用微信

使用微信至今,总结一些不算方法的方法吧?

积极使用标签划分好友:朋友圈动态已经可以选择标签分类可见/不可见,极大地增加朋友圈的灵活性和私密性,以后再也不怕乱说话了。说不准以后的群发功能还可以支持分组群发,所以这一点还是要做好的。

可以编辑好一条新好友的招呼,例如:您好,我是Aaron毛,IT人,自媒体公众号【关我毛事】作者,多多指教。然后选择收藏,必要时还可以加个标签“招呼”。以后一有新好友添加,直接从聊天功能菜单中选择收藏,弹出相应的信息,既把自己的礼仪做足了,也减去了重复的打字时间。

进群先改备注(针对那种行业交流群),这是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大家的尊重。分清楚场合,再小的群组也是一个圈子。

最近看到朋友的文章以及听到有朋友因为好友过多和开了多个微信号来分类管理,有感而发。以上是一家之言,仅仅代表楼主所见所感。微信依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善用者可以control,不善用者反被control。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不妨从想想,怎样使用微信,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呢?而我选择了敬而...

----------------------------------------------------------------------------------

来自:Aaron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产品经理之家 ( 粤ICP备12078725号 )

GMT+8, 2024-12-18 16:09

Powered by Discuz!

© 2012-2024 masterchat.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