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下载精品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同理心(Empathy,EMP)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同理心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运用时,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又有着特指。它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
同理心的解析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
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像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 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出一辙。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不认同—方也不能判定对方的一定是错;尝试反复地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主观)跟发生在“你”/“他”/ “她”/“它”身上(客观),分别可非常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总有他的原委。
有时候可能衡量过对“人/事”的影响,尽量“接受/谅解”别人的处事方式、作风和行动之后,调节一下自我的反应,便是“同理”的表现。就算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甚打消初衷, 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体谅和尊重。
同理心的个人特质
将心比心:能够将当事人换成自己,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谅他人,并以此作为处理工作中人际关系、解决沟通问题的基础。
感觉敏感度:具备较高的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情绪、感受的能力,能够通过表情、语气和肢体等非言语信息,准确判断和体认他人的情绪与情感状态。
同理心沟通:听到说者想说,说到听者想听。
同理心处事:以对方有兴趣的方式,做对方认为重要的事情。
同理心的等级描述
A-1: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客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听;安排事务几乎不考虑下属的需要。
A-0: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沟通比较真诚,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来;能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学会倾听,工作中尽量考虑对方的需要。
A+1: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能够使人不知不觉地将内心的想法,感受说出来;能够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够用心倾听;在安排事务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并愿意做出调整。
A+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工作依据。有优秀的洞察力与心理分析能力,能从别人的表情、语气判断他人的情绪。投其所好,真诚,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着想说;以对方适应的形式沟通。
同理心的六原则
1、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我替人着想,他人才会替我着想。
2、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只有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要学会以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想让别人尊重自己,惟一的方法就是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要不设防地,以我最真实的一面示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要抛弃面具,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同理心的案例
广告应用
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你在银行做经理,维护客户关系,不上不下,有房贷和车贷,每月按揭五千。你老婆在市人民医院做护士,她妈有尿毒症透析多年,她不爱你。
你年轻的时候觉得能成一番事业,但现在也就这样,朋友们混的都比你好,你下班在车库停稳车,关掉引擎,呜一声安静了下来。太安静了,你生命中少有这么安静的时刻,你打算发十分钟呆再上楼吃饭。
以上就是 BOSE QC 35耳机的降噪效果测评。
抛开最后一句话,剩下的文字满满的都是中年危机。如果你能体会到这种焦虑和无力感,就说明你产生了共情。
生活现象
如今千禧一代热衷于养宠物,将宠物看成是自己的家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了宠物经济繁荣的景象。而我们可以看看小猫小狗的特点:它们知道我们是开心还是难过。它们懂得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回应,却不去干涉我们做出的决定。正是这种同理心让千禧一代对他们死心塌地。
管理应用
为什么现在90后员工难交流和管理?其实是管理者缺乏同理心,就如在搜狗员工抱怨公司靠加班时长统计是否裁员时,管理者简直提供了完美的反例:
这种缺乏共情的回应方式,是由于:
员工是因为错误的制度,浪费了员工时间而生气。
管理者是因为员工浪费时间,没有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而生气。
管理者没有与员工产生共情,只是单纯的站在了公司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最后这种错误的回应,当然就很容易让员工觉得:“老板都是吸血鬼,只想着躺着赚大钱”。
因此,更加具有共情的回复应该是这样的:
1. 公司总部没有这样的要求,有可能是分公司误解了,采用了错误的执行方针。
2. 如果有这样的要求,的确会降低公司的效率,浪费员工的生命,这种制度是错误的。
3. 不论有没有这样的制度,公司都会专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压榨员工的时间。如果你有更好的改进方式,欢迎反馈给公司。
仔细对比就会发现,这种回应和原来的回应所传达的信息是相似的,唯一不同的是站在了共情的角度,理解到员工抱怨的是制度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