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下载精品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提:2014年,Google推出影响全球设计趋势的materialDesign,接着苹果推出ios8和两台影响ios屏幕适配的大屏手机 1.大屏手机的普及化 首先让我们看一眼友盟的数据 Android   ios   3.5英寸~4英寸——平衡单手操作的合理尺寸范围。  51%的用户适应双手操作  盲区(深色区域)更多响应时间  为什么我们需要大屏手机? 展现、承载更多的内容:游戏、阅读、播放视频… 
单手键盘 google做了什么? 在纷乱的智能设备和杂乱的屏幕种类中, 发布Material Design,构建跨平台和超越设备尺寸的统一体验 我们该怎么做? 充分利用全屏构造更大的展示空间,创建沉浸式体验:
 以内容为核心,用UI支撑内容。 简化排版结构 去除视觉修饰 聚焦(突出重点) 增大字间距、行高度 只使用一种字体 (我感觉是借鉴了印刷上的一些规范准则和版式设计)  大量留白。 让重要内容、功能醒目聚焦。  可用性问题: 纵向单手操作机身 边角、顶部、左右侧边难以触达 放置在以上盲区的点击入口,将导致体验路径中断 设计安全区域,避开操作盲区,比如在左上角操作盲区展示logo  使用场景路径触发的连贯性,操作区域集中在安全区域  materialDesign的悬浮按钮(贴近手指); 全局切换(左右滑动在页面可控区域进行页面间转换)  miniplayer左右滑动切歌(更轻更扁平)  更多手势(以手势驱动界面);     时效性产品的下拉刷新(获取最新信息,新内容上浮,旧内容下沉)  滑动代替了点击(屏幕太他妈大了,我一个弹钢琴的都点不到盲区有木有!!)  语音代替键盘输入  内容跟随设备(屏幕)旋转 聚焦用户关心的主要内容  横屏Pad化的操作设计,以及更多的内容展现,如同网页的Responsive Layout概念。  2.动效的广泛应用(app的肢体语言) Authentic motion Easing Functions Cheat Sheet Animated Checkboxes and Radio Buttons with SVG 用动效表现四维时空——展示Z轴空间、时间变化 随着显卡的提升,像素的增多,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像素少得可怜的时候我们要拟物化GUI,而像素多得吓人的时候我们反而极简而扁平呢? ios7发布引发了全民扁平化,而动效为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和惊喜。设计师们又多了一片可发挥的领域。  仅用在希望吸引用户注意的部分 展示面积相同时,用户注意力会按这个顺序依次被吸引  相对面积和时长划分为四种动效  1.面积大、时间长 产品介绍   2.面积大、时间短 难看清 用于页面切换,展现界面之间的空间关系 见“转场动画” 3.面积小、时间短 轻引导、轻反馈、轻提示→不打断用户流程,却轻轻吸引注意力(情感化设计) quora的搜索  从横屏切换会的google被弄歪了=_=  4.面积小,时间长 一直持续轻微吸引用户,不干扰其他功能和信息  滑动指向性动效(理清物体排列状况) chrome  Safari   对象切换-指向性动效 当前物体后移(变暗淡透明),新物体出现 YouTube  flickr  添加-指向性动效 新物体滑入,挤出旧物体 any do  clear  固定标签 头部标签始终固定在顶部直到被顶走 p1  下滑消失,上滑出现(增大可读区域) storehouse   点击-提示性动效  滑动-提示性动效  切换对象-指向性动效 storehouse   分合-指向性动效 any do 的任务的详细信息的修改(上层和下层合在一起) 胡痴儿按:几乎所有动效的进场和出场都是正方向和反方向的关系,也就是假如录成一段动画就是可循环重复的 分合就像约会。当你点击,一个妹子从雪山上来,当你点返回,她又回雪山去了   动效控件 案例:posegram  flickr的收藏  加载动画:   京东app的刷新  loading设计 _加载界面_loading图片素材欣赏_UI/UX图片大全 展开-空间扩展动效 if  转场动画(用产品连续性表达了设计的前后关系) (坚硬的,刚性强,却不灵活) 案例:Flipboard  相似案例:deal in   对比案例:ibook(柔软的曲面,刚性差,但灵活)  相似案例:play books play books for Ios  play books for Android  paper的卡片式翻页(这种神级的存在(@﹏@)~ )   Steller的翻图(每张图都美到心醉)  暗示运动轨迹、动态焦点移动 胡痴儿按: 物体运动受推力、风阻、重力影响 物体按轨迹运动却不可见,除了黑夜里的火花、雪地里的足迹 ios的运动轨迹非常自然,它是有一定弧度的,像鱼儿水里游,像少女的乳头一浪接一浪 Android5.0之前的运动轨迹就是直线的、刚性的,机械得像个跳机械舞的 ios应用启动  案例:QQ音乐的MiniPlayer切换至播放页 分成动画:底层、信息层、唱片封面层 用不同的轨迹   慢入慢出(惯性)如: 车的启动 压缩的弹簧展开 坐下&站起 球落地不断弹起 动画:在运动开始和结束时更多的帧,而过程中用较少的帧 开始时慢慢加速,停止时慢慢减速,如图:  apple的messages  翻动app们  案例:same的尖叫博物馆(你给我滚看看→ →)  案例:知乎Android客户端的“三”和“←”之间的切换(完美地参考Gmail,很好地遵循了materialDesign)  以操作焦点为中心的空间扩展(翻动、放大,拓展空间内容,简化引导流程) 集合视图转换 UI Collection View Transition Layout 运动路径以用户操作焦点为中心或轴的运动,以衔接界面切换中的过渡动态,引导视觉焦点   案例:Google 以触摸点为中心延展    告诉用户他在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从缩略图到全屏,同时中心点转移  案例:pages  空间速率Parallax 界面视差空间结构(越靠近屏幕边缘启动速度越快、越靠近屏幕中心启动速度越慢) 胡痴儿按:我记得我学画画时总听老师说怎么拉空间,苹果用动态拉空间真是吊爆了,让我感觉中心点离我更近,屏幕边缘离我更远{>~<}  ibook   ios的日历   预期动效(预感即将发生) IOS6  capture 1.在运动发生前的准备阶段  2.运动过程本身  3.运动产生的结果  sunnycomb  百度魔拍  nice  招牌动效(加深用户印象的差异化展现) path的“+” 堆叠物体被展开    facebook 推出的paper关闭消息的拉伸曲线动画。  这种动效设计是有具前瞻性的尝试和探索,像path的那个展开的“+”引发了跟风潮流。 强奸处女座的拉动 Google+的下拉刷新(像素越拉越细→ w→)  掐死same  拆散一对same(我当时看到这俩分离再相聚的时候心都醉了)   flickr的下拉刷新    3.更生动的情感化设计 404页面设计 _404 not found_404出错页面_404错误页面图片素材欣赏 4.遵循iOS和Android的各个平台规范 没有用户学习成本,且用户可使用自定义; 统一跨平台的视觉交互体验; 降低设计开发成本,会自动更新; (胡痴儿按:一个产品,要和iOS交配产生一个个体,具有iOS交互属性的后代,又要和Android交配,携带Android交互基因的后代,也就是说这个产品的视觉上要像他父亲(公司产品线),界面和交互上要像她母亲(iOS或Android),还要和她母亲的孩子们在移动端和谐相处{>~<}) (沉浸式体验的除外) 案例:豆瓣使用了iOS的系统主题UIkit 用半透明底板:关联使用场景、区分内容; 使用系统字体:确保易读性、可调节性; 无边框按钮(被激活时高亮)   5.hamburger导航变tab导航(当时我设计恋爱笔记时参考的豆瓣小组,后来豆瓣小组改为底部导航,我们也改了) 扁平结构层级,从深到广,从多到简。减少入口和用户思考时间,更快找到自己所需的功能,功能更专精。 案例:豆瓣小组  6.数据可视化(数据表现越来越丰富,如饼状、柱状、曲线、图案)  视差滚动 胡痴儿按:我想到了坐火车时看窗外,物体分了很多层,远处的山缓慢而悠闲,近处的电线杆飞窜着,拍出来的照:近处产生了运动模糊,远处清晰,由近向远越来越清晰。。太美了{>~<} 从一定距离的两点,观察同一目标的方向差异。  黄油相机的欢迎页 (注意每个元素的运动速度!)  一些新的交互探索 用陀螺仪的重力感应看全景图! paper  red dot  人与摄像头交互 (捕捉用户运动轨迹) https://flutterapp.com/ FLUTTER 将手掌往摄像头一按,音乐停止,再按继续播放  格灵深瞳  camme 通过前置摄像头捕捉手掌动作或眨眼实现快门     Goccia 扣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上,获取光信号,发出携带数据的彩光,向手机传输数据。 由手机摄像头捕捉后转化为电信号数据储存到手机或者云端   旋转交互 Nest 转动调整、按下确定  招手取消报警  后台自动完成的交互 追踪睡眠和呼吸等信息 Owlet 采集婴儿信息  FitBark 采集宠物信息  Google glass的敲击发送  Voice in:发出指令 google glass的“Ok glass”  Voice out:反馈延伸 moov 运动设备 siri给出语音反馈    nike+的Fuelband 硬件更便携延展至app上   模块化处理 为解决用户对不同功能产品的选择困惑 分离部件(相同接口、不同功能),封装在不同模块中(芯片、电池、马达、各种传感器…),厂商和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组合,如 电池续航模块 记录卡路里消耗的模块 监测心率模块 Google积木手机  中控中界面 tesla中控   智能外设 解决了屏幕软件上的操控缺陷,强化扩展功能 钱包 游戏机 诊疗设备 耳机孔外设 与手机摄像头交互的外设 与屏幕交互的智能笔 Square 移动支付设备     oppo的O-Click的遥控拍照  关怀设计 Smart PJ’s 代替自己给孩子讲故事  Sensefloor 摔倒报120   huggies tweetpee 尿不湿更换通知器 当尿不湿的承载量已经达到极限时会通过tweet通知家长换尿不湿  Quick Trainer 当人体需要尿尿时发出警报  Nex Band 最多5个模块组合,追踪解析数据   智能家居公司belkin     给用户一点小惊喜(我当时一不小心屏幕横过来就被感动了)  补充: 个性的字体 随着各移动系统的设计规范逐渐统一和技术的愈发成熟,移动应用将会有更美观的字体。 Roboto,安卓标准字体  Roboto & Noto fonts 2014年Adobe与Google宣布推出思源黑体(更适合在移动设备及高分辨率屏幕上呈现) 颜色 Ios的Key color  Android  Color - Style icon的几层境界: 适合不同背景 简洁有力(在小尺寸时清晰突出) 高辨识度,吸引眼球 塑造品牌 隐喻(设计背后的故事) 情感连接  品牌 自然地融入品牌 巧妙地订制淡淡的水印 day one翻到底部时  Path翻到底部时

----------------------------------------------------------------------------------------------------------------
来自:产品邦微信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