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产品邦 首页 产品经理 查看内容

跨行业也适用的万能的产品策划公式

2014-6-30 13:37| 发布者: Vegeta| 查看: 638| 评论: 0

摘要: 万事有逻辑,在PIS工具中,对产品进行有效策划其实也是有逻辑和方法可循。很多人进行策划工作,首先没有廓清“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区别,也没有想到可以单独针对产品进行系统策划,以为策划就是“大而泛”的 ...
  在我们想到产品策划的时候,往往脑海里一下子就会跳到全局性的思考上,这样就会让自己的思维变成一团糨糊,非常不利于产品策划的思考。我的技巧就是将命题作文转变成填空选择题,这样就能自然的让产品策划架起一个框架,我们只要像积木一样在框架里寻找灵感。
  
  由于这篇文章是在机场候机的时候写的,通过观察周围的旅客,一下子就想到了行李箱这个题材,虽然这不是互联网产品,但是产品策划的思路是相通的,所以我就以行李箱的发展历史做一个产品策划的例子。

  
  如果你看过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那你一定知道,那个时候的行李箱只是一个可以手提到着的箱子,还不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带轮子的行李箱,那么在行李箱产品创新的时候,行李箱的产品经理是怎样挖掘需求,改革产品的呢?
  
  对于这样的一个产品,当Boss发起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很多人会从时尚的角度去改良行李箱,比如不用木制的,改用皮革,比如色彩更多样化。在这样一个领域当中,就算你调研用户,也不一定能获得创新性信息,因为用户已经潜意识里认为行李箱就应该是这样的,当你调研的时候,往往他们提出的反馈会偏向于时尚和轻重量。这就像WhatsApp产品,在创建之前,人们认为发短信就是应该通过运营商,就算对服务不满,提供的反馈也只是希望其他运营商的短信费或套餐比另一家便宜,完全不会提出新通道的想法。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挖掘需求,策划新产品呢?这里我画了一张行李箱的策划过程图,为大家示意了一个策划流程,见下图:
  
  首先告诉你,一句话或一个词的产品定位,只是营销宣传的口号,不是产品的固有形态,我们需要对产品的属性、用户群体、使用场景进行细化定义,还原产品的本质。
  
  通过第一层到第二层的定义,我们知道了行李箱就是大众人群在出行中携带的一个物体,如果将这个概念交给用户的时候,他出行需要携带一个物体,那么此时的体会就完全不是对行李箱那样了。通过这个概念的调研,我们从众多反馈中,分析得出两个普遍的用户困惑,携带物体太累(体力消耗)、太麻烦(无时无刻要保证不丢失,存放不能随意)。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逻辑公式已经架起来了,在这个框架中,我们只要寻找两点,分别是寻找移动物体但轻体力的产品,以及寻找便于存放的规格尺寸数据。
  
  当我们把这些东西都找到并研究一遍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产品原型的设计了,结合UE和UI的知识,将解决方案的元素融合进产品中,形成新产品。新产品推出市场后,我们通过自身使用、数据跟踪、用户分析等等因素,再不断的迭代完善,于是就有了产品进化。
  
  使用这样的框架积木,是不是产品策划就容易很多了?对于互联网产品也同样如此,例如WhatsApp也是这样的逻辑公式、这样的演变过程。
  
  逻辑公式的原理就是对你的思考过程做一个结构化的规整,避免发散性思维让你不知所措。简单的产品公式就是加减乘除,当我们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就可以思考的更多,比如更复杂的函数公式。
阅读推荐

小黑屋|产品经理之家 ( 粤ICP备12078725号 )

GMT+8, 2023-5-1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