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产品邦 首页 产品经理 查看内容

手机APP的标准化栅格设计浅析

2014-6-28 23:15| 发布者: Vegeta| 查看: 1932| 评论: 0

摘要: 栅格系统应用于设计领域已经至少50年了。栅格化让眼睛浏览信息更加愉悦。从报纸、杂志,到手机界面,栅格系统全面渗透到各种信息传达的界面当中。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栅格系统探索之旅吧!

    最近UEplus联合奥凯思德做了几个微站Case,我这里就专门说一下关于WAP APP的栅格设计。

    先介绍三个名词:Wap App;Native App;Hybrid App,之所以说这三个,是因为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Wap App 的栅格设计。下面详细说下栅格设计。


 

    Phone栅格和PC栅格,本质上没有区别,一样的计算方式,无外乎屏幕大小的差别,但这屏幕大小,就有很多细节需要结合手机用户习惯来判断和取舍。


    我们试验的Phone栅格都是流体栅格,简单说,就是不定义具体尺寸,而是屏幕占比。


    说到屏幕占比,我们需要设定基准屏幕(这个可根据某些具体数据确定,比如我的目标用户群使用的手机屏幕尺寸占比最多的是1136*640,即可定位基准屏幕),这里假定基准屏幕是960*640 。


    通常栅格的计算公式 (m+a)*n-a=640-2b  (m 栅格宽;a 槽宽;b 留白宽;n栅格个数)

 

NO.1

m=40  n=12  a=10  b=25(我们通常定义栅格数目n是2,3,4,6的整数倍,12栅格算是最简单的栅格结构)。


  NO.1的栅格是沿袭PC的思想,但在后来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页面时,这种栅格做2,3,4,6等分都很OK,但不做等分时,灵活性就很差,也算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对于视觉设计师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不建议在手机上使用12栅格。


 

 

NO.2

m=44  n=12  a=8  b=12。

  NO.2NO.1其实差别不大,栅格数目都是12,也算是相对早期提出的(还没有觉得12栅格的灵活性差),相当于是NO. 1的优化:一是觉得两边留白宽度25略大,二是可以在一个单位栅格内取到最小的可触摸尺寸44*44。但其实真正应用到界面上时体现的价值并不大。当然后来发现12栅格的弊病后,便一并放弃了。


 

NO.3

m=18  n=24  a=8  b=12。

  24栅格是基于设计的灵活性而提出的。在应用中,无论是等分,还是灵活性,还是前端对于栅格的基数考量上,都相对合理,但依然没有最后选择这种栅格,这就牵扯到开始提到的Hybrid App。


    需要应用栅格体系的页面,大部分是要嵌套到Native App中,所以要尽量让嵌套页面看起来和原生界面保持统一性,而App 有一个不成文的栅格规定,任何的界面尺寸都要是4DP的倍数,也就是最小栅格单位要是8Px(当然这可能也是没有足够经验的原因,到最后和APP团队沟通后才了解到,所以到试验栅格后期才采用了栅格NO. 4的方案)。


    还是建议大家,如果你设计的WAP不需要配合Native,选择24栅格是相对完美的一种方案。


NO.4

m=8  n=80  a=8*2  b=8*3。

  整个界面按8Px的尺寸等分80分,灵活性很好,可以很好匹配Native。但也有不够完美的地方,一是不论对视觉设计师还是前端工程师,应用起来都不方便,计算起来相对麻烦;二是不能3等分和5等分界面,需要在设计和开发时做特殊处理,当然用户是看不出来的。但因为要保持终端的一致性,所以我们对于wap栅格设计采用了栅格4。

    嘿嘿介绍完毕。希望这些对大家的日常项目有帮助。

阅读推荐

小黑屋|产品经理之家 ( 粤ICP备12078725号 )

GMT+8, 2023-5-1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