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浪微博UDC部门交互设计岗实习接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交互设计行业有了深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了交互设计师的一些具体职责。鉴于之前接受的知识大多来自书本或网络上的文章,在校期间参与项目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对此次实习做了一些总结:一方面,希望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进步;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帮助刚步入交互设计行业的同学更快的适应工作,更好地学习交互设计。 个人认为,对于刚步入交互设计行业的设计师而言,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个项目的细节,包括它是如何开始,如何结束,中间有哪些阶段,以及在整个过程中,交互设计工作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应该从了解产品入手。如何了解自己的产品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
1、多身份,多角色使用产品
2、梳理产品逻辑,理解产品架构,宏观的认识产品内部逻辑及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联系
在接触微博帮助产品时,我对帮助中心产品的站内结构和产品逻辑进行了梳理,对服务向导的页面层级的重要性提出了疑问——“服务向导产品的结构比较简单,内容较少,可以考虑降低该产品层级性”,也许观点并不一定准确,举这个例子也只是说明通过梳理产品的结构,新手是可以做到较快速地掌握产品逻辑,宏观地理解看似复杂的产品。 3、归纳总结体验不足之处
通过上述3点,我们能比较顺利地理解产品定位及框架逻辑,找到可优化的点,进而完成对产品的体验。经过适当地归纳和总结,我们还可以整理出一份完整的体验报告,为产品的二次迭代做准备。 第二部分:多参与需求的沟通 与提需求的产品经理不同,交互设计师关注的是产品的易用性、流畅度和操作感受。从需求文档上来看,产品方更像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提出产品设计的理念;而交互设计师,则是从更多的细节出发,去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两种不同的出发点决定了只有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较好配合,友善沟通,才能够准确地将产品策略转化为产品原型,从而为后面的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因此,需求沟通是交互设计师必备的一项技能,作为新人在沟通需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参与项目(与自己相关)需求沟通与讨论。对实习生而言,工作中的沟通应从理解需求开始,确保与产品经理对需求的理解一致,以避免原型图、视觉方案反复修改,增加工作量。 2、对需求必须有自己的判断。除了能做到对需求有自己专业的理解外,还能够帮助产品经理理清思路,确定不同的角色、场景,并准确地梳理信息架构和任务流程。譬如在产品策略或营销方案上的需求与用户体验相冲突时,设计师有责任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 3、每一次的沟通必须有效并可行。需求沟通与方案沟通时,出现的意见分歧务必及时解决,这要求双方都了解需求的真正目的,抓住沟通的问题本质——需求与用户体验,最终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之所以提出“完整”,未提出“优秀”,是因为优秀交互设计方案的产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设计理论,不断地接触优秀的设计案例,不断地参与实际项目并一次次完成基本的需求。作为刚入行的实习生,给出完整的方案设计,是提出优秀的设计方案的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设计以解决需求为出发点
2、养成正确书写交互文档说明规范的好习惯
3、重细节,主要指交互层面的细节和线框图绘制层面的细节
按钮hover状态 4、保持统一的使用体验
当然,随着设计方案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思考,用最合适、最高效的方式制作出合理、完整,甚至是优秀的设计方案。 一名合格的交互设计师,需要配合产品经理跟进产品需求的一些环节:在需求的输入阶段,设计师可与用户研究人员配合,了解用户的特征和使用行为;在需求的确认阶段,设计师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对需求进行合理的重塑;在需求的设计阶段,设计方案会经过不同职能设计师修改或完善,交互设计师需要跟进方案传达和设计,保持与视觉、前端、结构工程师进行技术上的沟通,确保方案可行的同时,还需确保方案在使用体验上达到最优,使方案被真实的还原;此外,产品上线后,设计师还需要参与线上产品的测试,准备好下一次的迭代…… 实习的时间并不长,想想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走过的一些弯路,总结了这些内容,希望能借此更好地约束、引导自己做设计,也期待今后能做出完整、优秀的方案,解决更多实际性的问题。 |
小黑屋|产品经理之家 ( 粤ICP备12078725号 )
GMT+8, 2023-5-1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