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产品邦 首页 产品经理 查看内容

为什么网购用户总是不满意 电商PM须知

2013-6-27 15:37| 发布者: Vegeta| 查看: 318| 评论: 0|原作者: 金错刀

摘要: 一天亏损2亿讨好用户,但用户还是不太满意。那些花巨资促销的电商网站,为什么用户总是不满意?其实不满意的都在细节,比如,没惊喜、没提醒、没侧重。


  最近,刘强东出席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创业创新领导力论坛”时,爆了个料:在电商大战期间,京东提前备了几亿的货,一天的亏损超两亿。
  
  一天亏损2亿讨好用户,但用户还是不太满意。

  最近看到另外一个微创新的爆料,来自@脱不花:在银行开会,听到一个汇报,把我乐坏了:三八节,当地几家银行通通推出了女性客户促销活动,有开户送玫瑰花的,有送厨房用品的。最终,我们服务的这家银行在这场促销大战中轻松取胜:因为他们的活动是办业务送红糖。女人啊女人。女人究竟在想神马。

  洋气的玫瑰花,不敌土里土气的红糖,这就是用户的逻辑。

  很有意思,今天看到新浪科技“创事记”刊登了一篇文章《电商网站们,一个消费者想对你们说》,作者阿贵。一个用户自曝,那些花巨资促销的电商网站,为什么用户总是不满意?其实不满意的都在细节,比如,没惊喜、没提醒、没侧重。
  

  没惊喜

  首先,我曾对电商不停的促销感觉兴奋,但频繁之后就不再兴奋,而是有点迷惑。不管是电商自己贴钱,还是品牌的特批价格,促销确实实惠了消费者,但并没有培养起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没有带来对一个品牌产生喜好所产生的快乐。现在的一些促销信息网站,如什么值得买、天上掉馅饼等,提供各网站的优惠信息,这甚至毁掉了这些促销的本意。因为电商本意是用促销,吸引消费者常来网站买东西的,而不是去各个网站只买促销品。

  在无畏的促销的同时,电商增加了短期销量后,却并没有培养出用户的忠诚度。我敢说,京东的返券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因为返给消费者的代金券,就好像一个秘密的独有的诱惑一样,让消费者不得不去使用掉(利用网购上瘾者的强迫症逼其就范),但对用户长期的积分呢,则很不足。

  京东有积分,但一点不明显,比如我对39元就免运费已经感觉无聊,我希望拥有不花钱就收到东西的“超能力”。我希望作为一个消费者,京东能额外的回报我,例如我生日,可以免费选一个59元的生日礼物(以前公司常这么干);七夕节,送我几朵玫瑰好送人。对,就是小恩小惠,对于一个年消费2-3万的消费者,这个你们是否值得提供呢。如果提供的话,我相信,有的人,会在公司临时采购一笔物品的时候,豪不犹豫的在京东上展开搜索。


  没提醒

  除了提供的额外惊喜不足外,电商也不会帮用户推荐一些其喜欢的东西。比如,你经常购买某一品牌化妆品,但这次降价,电商也不会额外通知你,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站内小邮箱,每次登陆给你发几条促销信息呢。或者我曾经看过很多不同的猫粮,但没有下单,而下次有促销时,是否应该额外提醒我一下呢。

  网站有如此便利,却不去提供,而你知道传统保健品是怎么做的吗?近日我收到一个保健品的电话,说曾看见我买过叶黄素,我说是的,我常看电脑眼睛干涩,她就说现在正在促销蓝莓提取物,买一送一,蓝莓对眼睛更好,我有兴趣可以看看。结果很明显,我买了,并且对这个服务感觉很“赞”。


  没信用

  此外,电商还不太讲信用。我很清楚,在赔本赚吆喝的时候,偶尔不守信用是很正常的,但却不是卓越的企业所为。这种事,主要发生在第三方供货商上。比如,购买的物品没有发票,你投诉后,立马又快递过来;比如,给你一个满200-100的促销券,你购买后,过了几天,提醒你定的物品没货了,让你取消;又比如,你买的化妆品发现很稀,使用体验很差……这些都是第三方干的事,而作为平台的电商企业自然也负有责任。

  上百万种商品,我觉得标错价格是很正常的,但强迫取消用户已购买的产品,则是很粗暴的。如果是很大额的,尚可理解,有些不是很贵的东西,网站也不愿意为自己的失误承担损失,这就很没有担当了。


  没侧重

  电商是否就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超市呢?如果这样,那电商岂不是太简单了。我们会去超市买镜头、相机吗,我们会去超市买自行车配件吗,我们会去超市买药妆吗,还是我们会去超市买发烧音响……

  当人们对一个产品十分热爱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去更专业的店面去购买,首先全,其次专业,售卖者也具有相当的技术知识,甚至提供专业的指导,而电商不行。就算你买个佳能相机机身,尼康镜头时,电商也不会提醒你,“嘿,兄弟,你是要玩两台相机吗?”因此,除了京东外,是否里面还应该有个相机行,有个DIY部落,有个药妆护理天地,或者有个自行车大本营呢?


  偏爱吵架

  除了以上这些不足外,还感觉电商很不好的一点,就是偏爱吵架,不知道嘴皮子功夫能解决的了什么问题。很显然,大型电商,可能也就会剩下2-3家,而这2-3家也长期不会赚大钱,因此这是一个持久战,大家还是为长远着想比较好。

  如果一个领域只注重打口水仗,我们可以发现,就如近期的网购化妆品,在假货面前,面临被全盘否定的严峻形势。

  所以2013年,作为消费者,希望电商们除了促销外,也能用心去了解顾客,提供一些差异化的,人们意料之外的服务,并始终保持诚信的本色、给消费者带来更心动的体验。

@金错刀,科技商业观察家。微创新提出者。只与创新有关,只分享干货。微信公众号:ijincuodao
阅读推荐

小黑屋|产品经理之家 ( 粤ICP备12078725号 )

GMT+8, 2023-5-1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