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图:产品邦 网络智能叫车系统:嘀嘀打车,帮助乘客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叫到出租车,帮助司机低成本,更方便的接受预订,提升城市预约叫车比例。更是通过降低司机空驶率,改善市民叫车体验,是符合节能减排、智慧城市、绿色出行的样板项目! 产品邦V 及同事 Kw0602 两年前亦构思过同类产品,并且到了Coding阶段,后来因公司策略问题夭折,看到嘀嘀打车这个产品后各种味道交集…… 一、使用体验 1、由于96103叫了两次(每次需等待10分钟)都没有叫到车,所以打算试试小5同学介绍的滴滴打车 2、打开应用后直接选择“现在用车”,然后输入手机号,接着选择愿意加价多少钱(我选择了加0元),以及愿意等车几分钟(有10分钟和30分钟两档,我选了10分钟),接着就可以说出自己的所在地以及目的地,完成后,会提示等待90秒,如果没人应答,就提示你是否重呼,或者加价呼。 3、呼叫发出不到1分钟的样子,就显示已经有司机接单了,并且会显示司机名字、车牌号、出租车公司、距离自己多远、大约多久能到,以及该司机的接单数和好评数,还可以一键拨打司机的电话。不过当我还在研究界面的时候,司机就给我打电话过来了,问我在哪里,怎么走。 *这里有个疑问,因为我在网上查了资料,说司机装的司机版APP上可以看到打车人的位置,而司机还给我打电话问路,是出于对GPS的不信任,还是嫌看地图太麻烦? 4、出租车到了上车地点后,应用会根据GPS定位提示我确认以上车,并且给司机好评或差评。 *确认上车的界面上有个与司机的接头暗号,但是这个功能很鸡肋,我和司机都没用到。司机到了之后看我向他走去(因为在之前的电话里就已经说了车的颜色和车牌号),直接就问我刚是你(打电话的)吗?我说是我,就上车了。 5、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使用。 二、产品分析 1. 产品定位
2. 目标人群
3. 核心需求
4. 差异化
5. 产品重点
6. 切入时机
7. 推广方式:
8. 竞争对手
9. 收入模式(预测)
10. 产品风险
三、产品数据 1. 产品上线时间:2012年9月份左右 2. 用户量:3万(ios+android),其中司机6000(跟司机打听的) 3. 应答时间:平峰时80%的叫车2分钟内应答 |
小黑屋|产品经理之家 ( 粤ICP备12078725号 )
GMT+8, 2023-5-1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