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下内容来自知乎,作者@MoonMonster,百度无线用户体验部交互设计师,上海MUX负责人。雷锋网已取得作者授权,而对原回答做出适当编辑排版。 本文通过了解iOS&Android这两个基本制霸移动平台的智能手机系统的交互区别(深坑),让从业者获得一些有益于开发设计的启示。 在交互细节上有哪些区别,这问题说起来估计就有难度了!事先声明,文长……-_-’ 1.导航模式 首先从导航模式开始,iOS应用大多数情况,只提供单一的路径。无论什么样的程序,都只有一个窗口,这个窗口用于放置程序的内容和功能,用户不会意识到这个窗口。在iOS设备中,用户觉得程序就是依次呈现的一屏又一屏图像。 可以把一屏图像想象成一个离散的视觉状态或者模态。一个程序拥有的屏数或多或少,每一屏都是各种素材和控件的组合,由此而衍生了iOS应用内的多种导航模式,如:平铺、列表及树状等。涉及到层级导航通过应用内左上角back键进行返回操作。 ![]() 应用内的导航与系统导航分隔开,iOS应用内一般无「退出」选项,通过实体home按键返回主屏界面及退出应用(手势支持)。 Android2.3和更早的系统依赖于手机硬件的返回键来支持应用程序的导航。Android3.0中引入了操作栏,于是出现了第二种导航机制:“向上”按钮。 ![]() 向上按钮被用于基于层级关系的应用程序中的界面切换。系统的“返回”按键是基于用户最近查看,以时间倒叙的方式连接的界面历史的导航(但有时候又不遵循这条逻辑)。 Android应用导航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应用程序内的导航 通过多个入口进入到界面 界面内的视图间导航 同一层级的界面间导航 2.应用程序外的导航(通过主屏Widgets和通知) 间接通知(通知栏内的消息、mail内的日历等) 弹出通知 3.应用程序间的导航 当上一个查看的界面是当前界面的父层级时,点击“返回”按键和点击“向上”按键的结果是一样的。然而,与“向上”按键不同的是,“向上”按键可以确保用户停留在应用程序中,而“返回”按键可以让用户回到系统首页,甚至会回到另一个应用户程序。 ![]() Android4.x后采用将四大天王实体键修改为三个虚拟按键(返回、Home、多任务),意在解决Android设备碎片化的问题,并希望能够解决Android一直以为存在的导航问题,但在实际当中该问题依然存在(魅族的Smartbar同样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有效的设计形成与其它手机的差异化)。 ![]() 在为Android应用进行设计时,请充分考虑导航问题,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迷失,并且在考虑按钮位置及操作方式时注意Android虚拟键的误操作问题。 2.操作栏(工具栏) iOS工具栏一般处于屏幕的底部,但iPad端也可能出现在顶部。工具栏上的控件等宽放置。控件会随着屏上内容的切换而改变,因为内容与用来操纵它的控件是匹配起来的。在工具栏上放置当前情景下用户最常用的功能。每个工具栏上的控件至少要保持44×44points的面积(Retina屏宽高均提高2倍onepointequalstwopixels),方便用户操作。 ![]() Android操作栏是Android应用程序的最重要的结构元素。它几乎在应用程序的每个界面的顶部都有一块专用的区域。 ![]() 大多数应用程序的操作栏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功能区域: 应用程序的图标:图标能够帮助用户对应用进行识别,如果当前显示的不是应用程序的最高层界面,保证在图标左边显示“向上”符号 视图控件:如果你的应用程序在不同的视图展示内容,操作栏的这个部分可以允许用户切换视图 操作按钮:操作栏里的操作按钮会展示你的应用程序的最重要的操作 更多操作:把不常用的操作放到更多操作里 Android3.0在某些应用界面引入了长按进入选择模式,4.x后对选择模式进行了改良引入了情境操作栏(CAB,contextualactionbar),与操作栏出现在同一个位置,后面会与iOS的编辑模式进行比较。 ![]() Ps.Android里也有底部操作栏,但仅为顶部操作栏的扩展,官方称为「SplitActionBar」。 ![]()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操作栏如何适应不同的屏幕方向和屏幕尺寸,进行动态的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
小黑屋|产品经理之家 ( 粤ICP备12078725号 )
GMT+8, 2023-5-1 1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